在香港,高昂的信用卡利率(動輒 30% 以上)、私人貸款與財務公司高息借貸,令不少市民陷入「以卡養卡」的惡性循環。當債務壓力過大,債務重組(IVA, Individual Voluntary Arrangement) 便成為不少人考慮的解決方法。
然而,問題來了:債務重組邊間好?
市面上有銀行、律師行、會計師事務所及中介公司提供相關服務,各有優缺點。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選擇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。
債務重組是香港《破產條例》下的一項法律安排,由持牌會計師或律師主持,並需經法院批准。
其特點包括:
毋須全數還款:通常只需償還約 30%–50% 的欠債,其餘獲豁免;
協議期為 3–5 年:按月供款,完成後剩餘債務清除;
具法律效力:一旦法院批准,所有債權人必須遵守,不得再追討;
避免破產:比破產影響輕,不需清算資產。
二、債務重組邊間好?常見選擇
- 銀行官方債務重組方案
香港主要銀行如 滙豐、渣打、恒生、中銀、東亞銀行,都有提供債務舒緩或重組計劃。
優點:
流程透明,政策穩定;
無需額外中介費用;
適合只在單一銀行有欠債的人。
缺點:
僅處理該銀行債務,不能涵蓋多間銀行;
條件較為標準化,彈性不足。
- 律師行/會計師事務所
例子包括:
葉謝鄧律師行:自 1997 年起處理 IVA/DRP,已完成過千宗案例,專業度高。
IBC 會計師事務所:自 2002 年起專注債務管理,擅長處理複雜個案,並保護專業人士資格。
優點:
專業資格保障,法律程序嚴謹;
經驗豐富,能應對不同情況;
能處理多間銀行的債務。
缺點:
收費較高(動輒 HK$4,500–9,500 + 管理費);
程序較複雜,需更多時間。
- 債務管理公司/中介平台
市面上亦有債務管理公司及中介平台提供 IVA 服務,例如:
DRPEasy(重組易):根據節省利息收費,一般為 20%;
HelloToby:提供配對服務,可一次獲得 3–4 間公司的報價比較。
優點:
處理速度快,協議靈活;
適合需要快速解決、債務分散多間銀行的人;
可一站式比較不同機構方案。
缺點:
質素參差,存在「黑中介」風險;
收費可能不透明,需仔細查核。
三、如何選擇債務重組公司?
在考慮「債務重組邊間好」時,以下因素尤其重要:
專業資格
是否由持牌會計師或律師主持?
是否經法院承認?
經驗與口碑
有否處理過大量案例?
是否能提供真實客戶見證?
收費模式
是否清晰列明費用?
有無隱藏收費?
處理範圍
是否能同時處理多間銀行的債務?
能否針對個人狀況度身訂造?
效率與速度
是否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律師宣誓?
能否即時停止追債?
四、真實案例分享
案例 1:銀行方案
陳小姐只欠滙豐銀行 20 萬卡數,最終選擇滙豐內部方案,免卻中介費用,3 年內全數還清。
案例 2:律師行 IVA
李先生因欠多間銀行 80 萬,經葉謝鄧律師行安排 IVA,最終只需供款 5 年,償還總額約 40 萬,避免了破產。
案例 3:債務公司協助
黃先生急需停止收數騷擾,透過 DRPEasy 迅速展開協議,4 日內完成律師宣誓,追數立即中止。
五、債務重組 vs 債務舒緩 vs 破產
債務舒緩(DRP):非法律程序,需全數還款,信用影響 3–5 年。
債務重組(IVA):法律程序,僅需部分還款,信用影響 5–6 年。
破產(Bankruptcy):最徹底,但信用影響至少 8 年,資產會被清算。
六、結語
「債務重組邊間好?」其實沒有唯一答案,關鍵在於個人債務狀況:
債務集中於單一銀行 👉 考慮銀行內部方案;
債務龐大、涉及多間銀行 👉 律師行/會計師事務所較穩妥;
急需快速處理或想比較多公司 👉 中介平台或債務公司更方便,但要小心黑中介。
最重要的是:選擇 專業、透明、可靠 的機構,才能真正減輕壓力,重獲新生。